您现在的位置是:热词 >>正文
美国名单比特币铭可不文被网简单这事列入络安全黑
热词11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美国国家漏洞数据库(NVD)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他们把比特币铭文技术给列入了网络安全风险名单。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的老玩家,我觉得这事儿值得好好聊聊。技术漏洞引发的蝴蝶效应12月9日的这份数据库更新可不是闹着玩的。根据我的观察,问题出在某些版本的Bitcoin Core和Bitcoin Knots上,黑客可以利用数据伪装成代码的漏洞来绕过数据容量限制。记得2022年Ordinals协议... ...
最近美国国家漏洞数据库(NVD)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他们把比特币铭文技术给列入了网络安全风险名单。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的老玩家,我觉得这事儿值得好好聊聊。
技术漏洞引发的蝴蝶效应
12月9日的这份数据库更新可不是闹着玩的。根据我的观察,问题出在某些版本的Bitcoin Core和Bitcoin Knots上,黑客可以利用数据伪装成代码的漏洞来绕过数据容量限制。记得2022年Ordinals协议刚出来那会儿,这个漏洞就被玩出了新花样。
有意思的是,NVD这个数据库可不是什么野鸡榜单,它是由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亲自管理的。数据库里给这个漏洞分配了一个特别编号——CVE-2023-50428,可见问题确实不小。
区块链"塞车"的元凶?
说实话,比特币网络最近确实有点"堵"。这个漏洞最大的隐患就是会让大量非交易数据像垃圾邮件一样涌入区块链。想象一下,就像早高峰时段的北京三环,突然来了几百辆卡车在路中间发传单,可不就把正经赶路的车都给堵住了?
说到这个,我想起比特币核心开发者Luke Dashjr最近在X上发的一个帖子。他把铭文比作"区块链垃圾邮件",这个比喻还挺形象的。有个网友的评论让我印象深刻:"这就好比你每天都要从一堆垃圾邮件里翻找重要邮件,效率自然就低了。"
铭文技术的双面性
Ordinals协议的火爆其实也情有可原。它允许用户把图片、文字等数字内容直接"刻"在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上,就像在数字黄金上刻字一样。这种玩法在2022年底横空出世,很快就吸引了大批拥趸。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今年有好几次,Ordinals交易直接把比特币网络给整瘫痪了。交易确认排起长队,手续费水涨船高,处理速度慢得像蜗牛。我在5月份就经历过一次,等一笔交易确认等了快三天,那个煎熬啊...
未来何去何从
现在最让人好奇的是,如果这个漏洞真的被修复了,Ordinals和BRC-20代币会怎样?Dashjr的说法很直接:"它们将不复存在"。不过按照区块链的特性,已经存在的铭文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谁也抹不掉。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技术迭代的老韭菜,我觉得这事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加密世界,创新和风险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Ordinals的出现丰富了比特币的生态,但也暴露了协议的软肋。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恐怕还得看开发者和社区的智慧了。
Tags:
相关文章
虚拟币狂欢背后,我们正在错过的时代真相
热词说真的,我最近总有种奇怪的感觉。就在我们沉迷于各种K线图、追着各种土狗币跑的时候,这个世界正在上演一些远比数字货币涨跌更重要的事情。就像你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抢红包,却没注意到身后正在发生的重大变故。虚假繁荣的数字游戏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都在庆祝GDP增长、股市新高,但钱包里的钱却越来越不值钱。这就像我老家那个卖西瓜的老张,去年一斤卖1块钱,今年改成一斤5两包装还卖1块钱,然后到... ...
【热词】
阅读更多莱特币能否重拾辉煌?70美元大关成关键转折点
热词最近几天,加密市场的朋友们可能都注意到了莱特币(LTC)的有趣表现。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数字白银"正在上演一场触底反弹的好戏,目前稳稳站在60美元上方,让人不禁想问:它这次能突破70美元的心理关口吗?市场情绪回暖,LTC迎来转机8月17日那天的暴跌确实让人心惊肉跳,LTC一天之内就蒸发了13%的价值。但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跌得越快,反弹越猛。现在的情况让我想起了去年的两次成功反弹,都是在70美元附近... ...
【热词】
阅读更多市场风声鹤唳:FTX清算阴云笼罩Solana
热词Solana的投资者们最近可是睡不好觉了。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SOL代币价格在短短一天内就跌去了6%,现在每枚只剩下18.38美元。要说这背后的原因,还得从那个已经"凉凉"的FTX交易所说起。FTX的"定时炸弹"我仔细研究了下Solscan的数据,发现FTX在Solana网络上可是存着价值15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这个数字够吓人的吧?其中SOL代币占了1.28亿美元,剩下的都是些五花八门的"山寨币... ...
【热词】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