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预测 >>正文
R们揭开金游资真相数学戏背后的
预测51254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在圈内看到不少"永续增值"的金融模型,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我忍不住想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大家算笔账。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股权稀释的游戏,就像往一杯浓茶里不停地加水,看似茶变多了,但味道却越来越淡。从一杯茶看股权稀释想象一下,现在有家特别的公司,它唯一的资产就是价值100亿美元的ETH(相当于我们说的净资产)。市场出于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给了10%的溢价,市值就变成了110亿美元。这时... ...
最近在圈内看到不少"永续增值"的金融模型,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我忍不住想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大家算笔账。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股权稀释的游戏,就像往一杯浓茶里不停地加水,看似茶变多了,但味道却越来越淡。
从一杯茶看股权稀释
想象一下,现在有家特别的公司,它唯一的资产就是价值100亿美元的ETH(相当于我们说的净资产)。市场出于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给了10%的溢价,市值就变成了110亿美元。
这时候公司说要融资50亿美元,全部用来买ETH。为了维持股价不变,只能按现在的市场价增发新股。具体怎么算呢?需要增发大约45.45%的新股。这就带来一个有趣的现象:
表面看,每股净资产确实增长了3.13%,但老股东们的持股比例却从100%降到了68.75%。这就像你原本独占一锅汤,现在突然多了几个不速之客来分食,虽然汤变多了,但你分到的份量反而缩水了。
美丽的假象与残酷的现实
最要命的是,这些所谓的"增值"都是会计上的障眼法。就像你把邻居的钱存进自己账户,然后到处炫耀自己更有钱了,这不是很可笑吗?市场给出的溢价就像泡沫,每次增发都会戳破一点。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一家公司刚开始被捧上天,但随着一次次增发,市场终于认清它不过是个ETH的"壳",溢价就会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慢慢消失。等到溢价归零的那天,这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循环游戏的致命缺陷
让我们继续推演这个死亡螺旋。假设每轮都融资当前资产的50%:
第一轮后溢价从10%降到6.67%第二轮降到4.44%第三轮只剩3%...
最后会怎样?溢价完全消失!这时候增发价格只能等于净资产,每股净资产增长也停滞了。整个模式从"永动机"变成了"分饼游戏"——新进来的资金只是在稀释老股东的权益。
为什么这个套路终将破灭
从业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类似的金融创新。市场不是傻子,投资者早晚会发现这些项目既没有现金流,也没法分红,完全依赖ETH的价格上涨。当FOMO(害怕错过)情绪退去,恐慌就会接踵而至。
数学规律告诉我们:除非增发带来的增长速度超过稀释速度(这几乎不可能),否则价值注定缩水。BMNR们的新股东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不知不觉中蚕食着老股东的利益。其他类似的"币股"项目也是一样,增发规模越大,这个死亡螺旋转得就越快。
记住,在金融市场里,只有两样东西是永恒的:数学和人性。任何忽视这两者的"创新",终将被市场打回原形。
Tags:
相关文章
通胀数据意外走低,加密市场迎来暖风
预测今晚的CPI数据可真是给了市场一个大惊喜,比特币稳稳站在11.9万美元附近,以太坊虽然从4434美元的高点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在4366美元的关键位置。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说这样的行情让我想起了去年底的走势。比特币:蓄势待发的王者看着BTC的日线图,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美剧,剧情跌宕起伏但主线清晰。虽然119000美元附近遇到了些阻力,但118000美元就像一道坚固的城墙,让空... ...
【预测】
阅读更多深度解读|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
预测今天早晨的加密市场可谓波澜壮阔,几个关键数据值得我们深思。Adam Livingston这位《比特币时代与大丰收》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美国政府何不考虑把部分贸易关税盈余用来买比特币?这个想法虽然激进但很有意思,想想看,如果真能实现,那美国财政部或许会成为最大的"比特币囤币党"之一。他特别强调这些比特币应该采用最安全的冷存储方式,远离任何交易或质押活动。说到囤币,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表现真... ...
【预测】
阅读更多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企业生存指南
预测2025年8月1日,这个日子对香港加密圈来说绝对是个分水岭。就在大家以为还有缓冲期时,金管局在7月29日突然甩出四份重磅文件,像颗深水炸弹把市场炸开了锅。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我不得不说这次出手又快又狠。监管细则:刀刀见血记得那年支付宝被约谈的场景吗?这次稳定币监管的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四份文件里,《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和反洗钱指南是主菜,其他两份说明则是配套菜单。我仔细研读... ...
【预测】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