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资讯 >>正文
嗔痴投贪C的一个教训阱资圈老V里的血泪陷
资讯7人已围观
简介作为在风险投资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司机,我见过太多同行栽倒在人性的弱点上。今天就跟大家聊点掏心窝子的话,说说早期投资最容易踩的三个坑。贪多嚼不烂:分散投资的反噬很多新手投资人总以为多投几个项目就能分散风险,这想法太天真。我就见过一个同行,一年投了50多个项目,结果连创始人的名字都记不全。更可怕的是,当项目数量超过临界点后,投后管理完全跟不上,投资标准也会不知不觉降低。最后你发现,投了一堆二流项目,... ...
作为在风险投资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司机,我见过太多同行栽倒在人性的弱点上。今天就跟大家聊点掏心窝子的话,说说早期投资最容易踩的三个坑。
贪多嚼不烂:分散投资的反噬
很多新手投资人总以为多投几个项目就能分散风险,这想法太天真。我就见过一个同行,一年投了50多个项目,结果连创始人的名字都记不全。更可怕的是,当项目数量超过临界点后,投后管理完全跟不上,投资标准也会不知不觉降低。最后你发现,投了一堆二流项目,平均回报率反而被拉低——这就像买彩票,买100张1块钱的和买1张100块的,中奖概率能一样吗?
去年有个做SaaS的赛道就特别典型,十几家基金扎堆投了30多家同质化项目,美其名曰"生态布局"。结果市场降温后才发现,这些项目不仅没能形成合力,反而因为产品同质化互相踩踏。说到底,这就是投资人贪心的代价。
跟风必踩雷:明星项目的幻觉
每次看到一堆知名基金抢着往某个热门项目里挤,我就想笑。2021年元宇宙最火的时候,有个AR项目融资,居然集齐了国内TOP10基金。结果呢?现在这个项目的估值已经腰斩再腰斩。投资圈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时,往往已经是个陷阱了。
更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聪明钱"在市场转向时跑得比谁都快。记得有个消费项目,B轮时红杉、高瓴都进来了,结果C轮遇冷,这些大机构第一时间要求创始人降价融资。所以说,与其挤破头去抢明星项目,不如静下心来找真正被低估的机会。
感情用事:过度加仓的陷阱
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是某基金连续五轮加仓自己早期投的项目,最后血本无归。问题出在哪?早期投资人容易对项目产生"亲爹心态",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最优秀。但早期看项目的眼光和判断成长性的能力完全是两回事,就像幼儿园老师不可能教得了大学生。
2018年就有个惨痛教训。某知名基金在A轮投了个AI公司,之后每一轮都加注,最后一算账,把前面所有成功项目的收益都赔进去了。这样的故事在圈内比比皆是,都是因为投资人放不下执念。
给投资人的三个忠告
1. 守住能力圈,别为了规模乱开枪。我认识最优秀的投资人,一年就投3-5个项目,但每个都赚得盆满钵满。
2. 远离"名利场",那些挤满大牌基金的热门轮次,往往藏着最大的风险。
3. 学会放手,早期投资人的使命是在合适的时候投进去,而不是一直陪跑到最后。
说到底,做投资就像打德州扑克,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知道什么时候该弃牌,和知道什么时候该All in一样重要。在这个行业里,克制比冲动更难得,耐心比速度更值钱。
Tags:
相关文章
海南华铁案例启示:中小企业如何玩转RWA?
资讯最近在和朋友闲聊区块链话题时,海南华铁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位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RWA(现实资产上链)确实给传统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户。但窗户开了,能不能飞出去,还得看各家本事。记得去年上海马陆葡萄园的尝试就很有意思,把葡萄园的生产数据打包上链。现在海南华铁这个"铁老大"也来凑热闹,1000万的设备租赁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背后的门道值得玩味。这家背靠海南国资的企业,手上... ...
【资讯】
阅读更多币圈风云再起:当比特币再次叩响牛市颈线大门
资讯各位币圈老铁们,好久不见啊!这段时间忙着观察行情,今天终于能坐下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令人心跳加速的市场了。说实话,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怕——周线连续收阳,直接突破了前高,从15444起步的这波翻倍行情,简直就像坐上了火箭。现在想想去年五月份那会儿,我给大家预警周线级别的下跌行情时,很多人还半信半疑。但事实证明,32000的跌破只是噩梦的开始。那波操作,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帅呆了!转眼一年过... ...
【资讯】
阅读更多当柴犬币按下72小时倒计时按钮,整个币圈都沸腾了
资讯这绝对是近期加密货币圈最劲爆的消息!柴犬币(SHIB)团队突然在社交媒体上丢下一枚"定时炸弹"——他们将在72小时后发布一个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自我监护身份"系统。说实话,当我第一时间看到这则公告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项目更新,而是可能重塑整个区块链身份验证体系的重大突破。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发展的观察者,我清楚地记得去年Shibarium上线时的盛况。这个专为SH... ...
【资讯】
阅读更多